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二百七十五章 内部创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内部创业 (第4/6页)

,不再为生计发愁,吴佳丽就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传授手艺上。

    她带徒弟总会倾囊而授,学到什么新知识也总是第一个想到与徒弟分享,生怕他们不会。

    一年前东华名声噪响、金身加持后,一些特殊加工任务被安排过来,比如火箭、卫星上的电路板。

    接到这种任务,吴佳丽会与她的几位徒弟亲自上手。

    一个电路板小至如同半个巴掌般大小,上面却有密密麻麻的数十种不同元器件,要精准、牢固地把它们焊至各自的“岗位”上十分不易。

    电路板上的芯片,只比指甲大上些许,却有上百个“触角”,其间距不足圆珠笔尖宽,但焊接时各个焊点要分明,稍有不慎便会连接导致短路。

    一年多来,从吴佳丽手下焊出的电路板,不曾有一块出问题,合格率100%。

    现在“吴佳丽工作室”的名号已经在华夏某些特殊部门流传开,吴佳丽本人真正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

    再如铸造大师任建富,不仅自己牛逼,还带出好几位牛逼的徒弟。

    比如翻砂工张宁,把配置砂子这道工序玩了个炉火纯青,不管什么样的砂子,他轻轻一捏,便知道砂子搭配比例、干湿程度是否适合;靠近一闻,便能判断出树脂砂的好坏。

    再如造型工吴旭,每次造型时,他都要蹲好几个小时,不停地用钢片把模型打磨得光滑漂亮,“对待铸件,他像‘绣花’一样精细,”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任建富和徒弟们也承接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复杂铸件。

    这些铸件尺寸大、外形结构复杂、壁厚不均匀,对铸造这项传统工艺提出了更高的新标准、新要求。

    快速、高质量地造型、配模,从而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