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与英吉利人的交谈  (第1/4页)
    刘一鸣并没有过多的在港口停留,在观察了下船上的留守之后,就回家了。    第二天,陈江涛答应的人送了过来,看着几十个留学归来的人,随口问了个人:    “叫什么,学的什么?哪个学校毕业的?”    “王伟,伦敦大学,药学。”王伟答道。    “进去里面,左转。”刘一鸣道。    下一个很自觉。    “许辉,爱丁堡大学毕业,学的化学。”一个颜值略帅的高个子说道。    “嗯?”刘一鸣惊讶到,虽然知道这些人都是挑选出来的留学生,但是还是感到惊讶,这个年代,华人大学生比熊猫都稀少。    “里面左拐,先坐一会儿。”    接下来挑挑拣拣,有四十多人一半多学的理工科,但是化学的就两个,另一个是在法国留学的杨文伟,是杨家主的堂弟。    医药学的有七个,只有三个是药学生,不过这个时代医药不分家。    另外有十五个理工科学习矿业,机械,造船,还有两个是组队学习军工的。    剩下二十人学的文科,牛津剑桥的都有六七个。    刘一鸣把人分成几组,将反应方程式给他们,让我们先熟悉,顺便让懂化学的教教不懂的,也不需要理解透彻,暂时能够帮忙就行!    就这样,刘一鸣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边催促玻璃铺子和铁匠铺,三天后,第一批八套小型蒸馏装置和两套50年代土法硫磺制取硫酸的设备。    这三天刘一鸣也没闲着,每天都在港口的酒馆上坐着观察英吉利水兵,负责给英吉利军舰提供补给的商家也是华人,全被换成了那一批和英吉利水兵套近乎的人。    在金钱和白兰地的双重作用下,刘一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