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_第七百六十章 临阵磨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章 临阵磨枪 (第2/4页)

容而不叫临帖了。肘子你看成亲王的这个,这就是最规规矩矩的功夫,值得你学习。”

    这就有些以己度人了,周至搞这堆东西的目的就是因为便宜,未来升值空间巨大,哪怕现在去荣宝斋买出来的,也差不多可以理解为白菜价。

    真要是两本《淳化阁贴》得以回归的话,绝对会是一件举国轰动的大事件。

    国人对于清人法书的兴趣也必将大增,或许都不用在等上一世那么多年,等到几部出名的辫子戏出来,就能够迎来一波追捧。

    这也算是抱着堤外损失堤内补的心思了。

    王老爷子也没想到这些上来,对启老爷子的说法很是赞同:“贴学和碑学大不同,碑学学的是间架结构,但是碑学的特点,注定了就会损失书法上无数的细节。”

    “贴学是纸上的书法,和石头上的相比,那就是所有的细节都完全地保留了下来。”

    “哪怕是用双钩法做出的模本,那也只是‘下真迹一等’,是碑拓不能比的。”

    “对,所以当书法进境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应该从碑学向贴学转变了。”启老又从那堆作品里挑出一幅来:“这个也不错,他还曾经做过乾隆皇帝的书法老师。”

    乾隆的书法老师有两位,一位是张照,一位就是现在这位,梁诗正。

    两人的书法都是清代“馆阁体”的代表,张照早年学董其昌,其后逐渐加入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之后学王羲之,终于独成一家,而且左右手都能写。

    乾隆非常欣赏他的字,当时很多旨意,都是张照代笔。

    而梁诗正的功名是探花,初学柳公权,再学文征明和赵孟頫,到了晚年再学颜真卿和李北海。现在启老手里拿着的是一份《奉和十诗贴》,就是他作为乾隆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