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八章 它要是不火,还有天理吗? (第4/8页)
龙,其实就是一帮老朋友坐一块儿喝着酒聊电影,而根据他反馈回来的信息,国内似乎有相当多的电影人,在这样惨烈的失败面前,终于开始静下心来反思一些事情了——比如李谦刚穿越过来那时候就看到的曹霑写的那篇有关于国内电影的硬件升级的文章,在最近的一些电影圈内人组织的小规模沙龙上,就开始被人拿了出来。 而且据曹霑讲,有那么一次,国内一家大制片公司的一位副总,还特意提到了特效的问题。 这些情况反馈回来,真的,李谦心里特别高兴。 当然,国内做特效做的够水准的公司,也并不是真的就一家都没有,比如说国内的著名导演刘承章,就自己斥巨资开了一家特效工作室,当时才94年,他那家工作室就开张了,当时他投入了几乎是全部的身家,据说足足一千三百多万。可结果呢,最高水准的那种,他做不出来,需要那个水准的,连他自己的片子,都还是要跑去美国做,而低水准的,他要价又太贵——电视剧的画面嘛,我要求没那么精细,你就帮我抹掉那些绳子就OK了! 所以,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就是,他那家工作室打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都面临开工不足的情况。在李谦看来,这种情况就是最典型的只有野心,而没有充足的市场来让他释放产能。 开工不足,那就要么裁员,要么降薪。总之,留不住人。 而留不住人,会导致你更没办法接高水准的活儿。而且,开工不足还会导致你的技术没办法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克难关的情况下逐步提升。 而且更致命的是,他自己拍电影的产量本来就很有限,所以连他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室都没信心,偏偏工作室开了之后,他的野心还越来越大,两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