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_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4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484节 (第4/5页)

地找地方建设嘛,亚洲那么多国家,还能找不到?”

    还真找不到。

    即便后来印度、越南先后想要成为亚洲的制造业中心,但始终没能取而代之。

    给日本人的选择本来就不多。

    所谓的合作又不打算合作,不过是策略手段,想要从地方上得到更多的优惠措施而已。

    张豫南缓过劲来,有些无奈,“咱们国内又不是不能造彩电,只是这厂区建设成本高,不然的话也犯不着非得引进外资。”

    后期的生产能够覆盖各项生产成本还创造利润。

    但前期的工程建设那可真是往里面砸钱。

    地方政府要的是税收,而不是往里面投钱。

    不然这问题压根就不是问题啊。

    张豫南总结陈词,“归根结底还是穷。”

    有了钱,哪还用惦记着别人的那点,自己挥金如土都没关系。

    是啊,还不都是因为穷。

    “你回头跟地方那边谈一谈,不用太上赶着。”

    当然,对方也不见得听,毕竟地方上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虽说不是在这边就是在那边投资,但对地方政府而言,在自家投资和在别的地方投资,不一样啊。

    张豫南也清楚这其中道理,只能说尽量去说。

    至于最终结果如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要是各地地方政府能够团结起来,像是在日本罢工的那些工人似的……”

    那么他们跟日资企业谈判也能有更多的底气。

    但张豫南也知道,这压根不可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