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426节 (第3/5页)
战争初期,他们就别指望买武器挣钱了,这会儿还是美国人的蛋糕,外人轻易动弹不得。 给那边送点给养倒也是不错的挣钱手段。 打仗需要武器,更需要给养啊。 国内和各大军区目前都是全力供应给养。 但谁能想到,收音机这东西竟然又在海湾那边畅销。 要知道,战争发生前的海湾人均居民收入那可是国内的几十倍将近百倍。 家家户户都有小彩电,谁会在乎一台收音机呢? “打仗嘛,破坏对方的水电基础设施是常态,一旦电力供应不稳,那电视机相当于破铜烂铁,但收音机就不一样了。” 收音机可以用电池供电,对电力需求没那么高。 南雁笑了笑,“越是战争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越不能忽略。” 这种精神需求,可不是一个收音机能满足的。 随身听和音乐磁带的市场也很大。 郑主任听这一番分析不由感慨万千,国内对海湾地区的分析多是从战争展开的。 虽然也有考虑到破坏水电道路,但是没有再细致到这些物资需求。 尤其是什么精神需求。 战争时期,普通人最大的期待也不过是希望战争尽快结束。 哪还有什么资格谈精神需求? 但战争只是局部的,并没有将两个国家全部牵扯其中。 两国交界处不安稳,但大后方还算稳定。 这种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