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 (第3/3页)
乱复定,你功莫大焉,本宫这两日正与父皇商议,该如何封赏与你……” “臣之所为,为官家分忧,为太子解难,本就是臣的本份,实不敢居功。” “话虽如此说,但这回若不是你,恐怕本宫和父皇都要沦为恽王那逆贼的阶下囚,甚至性命不保,那我大宋落于贼人之手,怕也会天下大乱,让外敌钻了空子。” “正是如此。一旦大宋因皇权更迭内乱绵延,契丹辽人乃至金人必会趁虚而入,到时候,亡国灭种都指日可待。” “关于恽王私通边军诸将之事,思衡觉得该如何处置?” 王霖笑笑:“臣还是那句话,臣是外臣,官家和殿下若有命,臣无有不从,无不赴汤蹈火,全力效命。可这是国之大事,应由朝廷议定,赏罚皆由上出,臣不敢多言妄议。” 这话赵桓听着非常舒服。 不光是他,他老子赵佶也是一样认为,王霖最可贵之处在于,想要用他的时候他必定会义无反顾、而且及时挺身而出,而不该他参与的事儿,他是半点也不关注。 这种分寸感的拿捏,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本宫觉得,虽然恽王私通边军诸将,但无非是些财帛利益上的往来,而多半也与朝廷军饷划拨不足有关,所以,考虑到大宋江山稳固,边防不出篓子,就……” 赵桓叹了口气:“就先既往不咎了吧,不过,还当遣使巡视边防,给他们一个警告,只此一回,下不为例。” “殿下圣明。” 王霖敷衍道。 其实专门派人警告都多余。 恽王谋反失败传至西军,诸将自有自警,何必画蛇添足。 王霖料定西军这些将领是无二心的。 至少对大宋朝廷是无二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