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0章 (第2/3页)
已。事成之后,我也不知,自己会走向何处。” 她坦诚地如实相告。 癸娘想了想,又问:“难道,你连自己是谁都会忘么?” 姜惜容忙道:“自然不会!” “能记得自己是谁,便很好了,”癸娘微微笑着,“这是尸祝当年对我说的话,我如今,将这话送给你。” “来吧,”癸娘说着,站起身来,“我来教你。” 崔灵仪闻言,连忙放下筷子,扶着癸娘到了阴鉴前站定。如今,桃木杖不在她身边,她便是她的桃木杖。 姜惜容也连忙跟了过来,立在了癸娘身侧,只听癸娘道:“这阴鉴可问过去,可知未来,通晓万事,无所不知。若有咒语,不必裁剪月光,也可启动阴鉴。施法前,需得屏气凝神,将体内至清之灵力汇于指尖,再念咒语;咒语念完,再将至浊之灵力逼出,清浊参半,落于镜面之上。记住,清浊二气,一分不可多,也一分不可少。把控灵力,是施法中最难之事。” 她说着,顿了一瞬,指尖上便盈了一缕黑气,这才又接着道:“昨日,你已听过了问人的咒语,用了那咒语,便可见得那人现状。今日,便教你问事的咒语吧。用了咒语,便不必将手按在阴鉴上了。” 姜惜容轻轻应了一声,便听癸娘接着念着咒语,道:“水有源兮,事有因兮。欲溯流兮,敬问其源:河伯冰夷——” 第126章 人神道殊(三) 阴鉴里,是一片荒凉。树木丛立,浅水遍布。远处虽隐约有几排茅草屋,却看不见人,只能听见些许鸟鸣,连绵地回响在林间。 “这是……”姜惜容有些疑惑,“上古之时?” “看着像是。”崔灵仪说。 “若是想让阴鉴上的水流淌得快一些,可以再施加一些清浊参半的灵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