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_第一百五十七章 求学不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求学不易 (第2/4页)

要用到的劳力,都是通过对外掠夺,尤其是抢劫南北地区的游牧部落,才能维持全年的收支平衡。

    也因此燕人南下贸易,主要还是前往宋国,一是宋国贸易发达,二是可以求学于宋国诸城。

    都邑商丘的学术环境还是相对包容的,燕人只要肯掏钱,学到点先进的算学知识不难,难的是怎么受宋国算学大家的赏识,然后登堂,然后入室。

    从江阴邑来的土鳖们看到这些求学盛况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们在文盲时期也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授课模式。

    等到自己受教育,完全是被李县长用鞭子抽着学,填鸭式教育的好处就在于效率高,甭管有用没用,先塞进去再说,什么时候需要用了,再吐出来咀嚼消化然后二次吞咽二次消化,最终吸收。

    很恶心,但有用。

    当然也可以拒绝被李县长强制学习,结果就是被李县长抛弃,然后死于荒野。

    李解很热情,但也很无情,他只给“百沙”的文盲们一次机会,总算大多数文盲们知道好歹,仅有的一次机会,绝大多数都抓住了。

    那些没有抓住的,有的坟头草三尺,有的坟头都没有。

    能够出国求学的人,大多数都是贵族,最不济,也是家中非常非常有钱。

    普通的有钱,是无法支撑出国求学的。至少要做到家乡城邑中的前三有钱,才有可能出国到中原强国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

    但是,有钱和有身份,仅仅是基本要求,还有一个隐形的基本素质,那就是聪明和记忆超群。

    不聪明无法迅速领会知识要领,而如果没有超群的记忆力……知识要领没有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