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_480 不见延陵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80 不见延陵客 (第2/5页)

离江阴邑整个系统太久,就需要重新适应,然后才能从交流中明白每个词的意思。

    同时公文告示的分类也有了格式,通知就是通知,告示就是告示,启事就是启事。cao持这些文字的人,并没有太高的出身,像商无忌来撰写文书通告,往往还是“微言大义”,对“百沙”底层极不友好。

    究其原因,底层因为“媚上”的缘故,交流上越来越趋近于阴乡,阴乡又趋近于白沙,白沙又完全受李解影响。

    这使得底层“语言”,完全就是李解风格,姑苏王畿的人前来“百沙”,在李解非法穿越之前,本身就交流有障碍。自从李解一统“百沙”之后,这种交流上的障碍,也就进一步加剧。

    只不过以往的交流障碍,是复杂的,是多样性的,因为“百沙”每一个地方的口音都不一样,这需要姑苏王畿的交流手段更加粗放和随意。

    但现在不同,“百沙”有统一的文字,同时这些文字,又能够和王畿高层使用的大篆相通。

    笔谈,就成为了可能。

    倘若双方无法笔谈,以往需要“翻译”数人甚至十数人,现在却是大不相同,只需要一个时常往来两地,且识字之人即可。

    商无忌发现,若论整合度,只怕姑苏王畿还真不一定比得上“百沙”。姑苏王畿地区,一直没有消灭多样性,但是在江阴邑的体系中,没有什么多样性,只有趋同,只有唯一。

    随着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商无忌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只是时间太过碎片化,并没有太充裕的时间让商无忌去沉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