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96 城市套路深 (第4/7页)
忌算了一笔账,貌似这套路可还行?全部掏出来的犒劳品,还真的都是杂粮。 像荸荠这种玩意儿,姑苏、延陵等地,基本就是当个零食或者甜嘴儿来吃,谁特么当粮食啊。 至于茨菰,谁也不会去真的伺候这玩意,因为用水又占地,收获又极其麻烦,开挖时候全是烂泥。收少了没得吃还不值得,收多了……保存不易啊。 也就是李总裁这里动植物油脂极其丰富,将茨菰煮熟之后晒干粉碎,然后混入油脂炒制压实,一次脱模就是一斤的量。第二次逼阳之战的时候,“义胆营”的高级伙食,就是这些高盐高油脂的特制军粮。 时至今日,这种军粮在绝大多数地区的阶层中,仍旧属于“奢侈品”。 李解说是说掏了一笔杂粮出来,但用来“收买人心”,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绝对算得上绰绰有余,极富良心。 “主公,淮南、英氏之间,楚人称呼为‘豫章’,这豫章人心,同样也要收买?” “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今年夏粮既然已经保住,杂粮还大获丰收,多养几张嘴的事情。比如说夷虎人,几十万张嘴,只要最后都靠咱们吃饭,这淘淘淮水,谁说了算?” 叉着腰走了两步,李解将桌上的一本账册甩了过来,“再说了,杂粮是真的大获丰收,加工不过来。算上江阴、江阳大本营的工坊,淮中城的加工厂,效率还很低,工人技术还很生疏。菱角不如煮熟了晒干,然后运到中原去再加工。” “那都是半卖半送,还不如搞点人情。蔡无力之前在蔡国用法严苛,我是不会借他人头一用的,去年蔡南不管是被强迫还是自愿的,贡献放在那里,有来有去嘛。” 大舅哥商无忌听了连连点头,拂须含笑:“蔡无力自己,倒是怕主公借他人头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