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06 感动人心 (第2/4页)
还赠予了随国一大批高档礼器,足够随国三五代国君陪葬的。 李专员手头掌握着“赤霞”,还有“大紫01”,要从楚国那里搞来青铜器,并没有什么困难。 大批量的农具、手工业工具、运输业零配件,都需要用到铁。 成本最低,而且烂了不心疼。 钢材虽好,但李解还没有到需要钢材的地步,大量的生铁和小部分的熟铁,绰绰有余。 淮水两岸的小型露天矿,在李解还是做工头那会儿,基本没有商业开发价值,设备投入进去,把人工、税费稍微算一算,血亏。 一般只有村霸级的乡村干部,才会带头来搞,通常也是“喝兵血”模式来赚钱,一年搞不好也就十来万的利润,纯粹就是剥削无处可去的村民。 也唯有村霸级的乡村干部,以“土霸王”模式,直接当税费是放屁,至于说环境污染……那是个啥? 李专员现在比“土霸王”模式强多了,他现在是“超级土霸王”模式! 工业时代的小型矿可能没啥卵用,但现在不一样,有几个小型矿藏,品位只要不是低到令人发指,差不离就能满足江淮大地的农具、甲具、工具等等需求。 有了大量的生铁,再少量地搞点钢材,够用了。 上等的钢,现在也有,不过被称作“钜”,主要产地是齐、燕、陈,但产量特别低,纯粹就是看运气。 李专员还是李县长的时候,搞滑轮弩和捕鲸叉,听说钢居然叫做“钜”,这让他这个乞丐版项少龙很是震惊。 毕竟,项少龙是有“钜子令”的啊。 那“钜子令”成什么了?“钢子令”? 低配版的“钜子令”,是不是就是“铁子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