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秦国朝堂 (第2/4页)
水工郑国献计,兴修一条注溉渠,可使关中成为沃土,将大大提升我国国力。” 嬴政听了点头,“灌溉整个关中,的确是壮举。” 吕不韦接着他的话说:“这样的壮举即便是秦国上下恐怕也需要十年才能完成,但有公输家的机关术为助力,应该会事半功倍。老臣特意向王上举荐此二人。” “宣此二人进殿。” 这二人走进大殿,公输仇身形瘦削,已经聪明绝顶,整个左臂是青铜制的机关手,看着有些渗人。 郑国脸上风雨痕迹很重,双手粗糙,正捧着一根卷轴。 两人走到殿前俯身—— “草民郑国,拜见大王。” “草民公输仇,拜见大王。” “免礼。郑国,仲父说你献计,可使我关中成为沃土?” 郑国将手上捧的卷轴送出,两位侍者接过,就在大殿前展开。 这副卷轴以丝帛成书,体型巨大,展开后两位侍者竟站到了大殿两侧。 郑国也不怯场,以手指画幅,“大王且看,泾水洛水之间,为关中之地,幅员广袤。然苦于无水之故,田地贫瘠。民终年垦作,而仍饥以殍也。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郑国之策,首起雍州云阳县西南二十五里,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傍北山,经泾阳、三原、高陵、临潼、富平、蒲城,而东往洛水。三百余里以溉田,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不出数年则原田弥望,畎浍属连。由来榛棘之所,遍为粳稻之川,关中为沃野,秦得以富强,成百世之功。” 嬴政看着这长长的画幅,禁不住问道:“修成这样一条长渠,需耗费何等人力、物力?” 郑国老实地回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