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_第54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9章 (第1/3页)

    ——

    回到城中,臧洪随即召来掾吏,准备出征。

    平城到弹汗山很近,不到五百里,而且沿途平坦,基本没什么险要。鲜卑人随时可以来,汉军也随时可以出塞。中原派兵征讨时,这里就是最常见的路线之一。

    熹平六年,臧洪之父臧旻与南匈奴单于羌渠出塞讨伐鲜卑人,就是由雁门出发。

    但那一战败得很惨,臧旻槛车下狱,后来被免为庶人,终身为憾。

    那一年以后,鲜卑人时时入塞,朝廷却无力反击,雁门北部诸县被实际放弃,甚至有人提议将郡治从阴馆搬到句注山以南,以避鲜卑人的兵锋。

    但天子反其道而行之,将郡治搬到了平城。

    郡治由阴馆搬到平城,随时有可能遭到鲜卑人的袭击,所有人都很紧张。作为新任太守,臧洪无疑是最紧张的那一个,这几个月片刻不敢放松,尤其是入秋以后,连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就怕鲜卑人突然出现。

    但鲜卑人一直没有出现,别说塞内没有,塞外也很少看到鲜卑人的影子。

    所以荀攸一开始说鲜卑人可能大举入侵,臧洪是不太相信的。现在看来,应该是鲜卑人上次被杀得惨了,不敢轻举妄动,要谋定而后动。要么不来,来就是一场大战。

    既然大战不可避免,臧洪决定先发制人。

    准备是现成的。为了防备鲜卑人,秋收以后,郡兵就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应战。区别只是这次出战不是防守反击,而是主动出击。不是御敌于长城之外,而是直捣弹汗山。

    这时候,郡治在平城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赶到弹汗山的路程只有阴馆到弹汗山的一半。

    荀攸与臧洪商量了时间,派快马通报高顺、张辽,争取能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弹汗山。

    三将之中,荀攸最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