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5章 (第3/3页)
的是长治久安。匈奴人来去如风,一见形势不对,必然远遁。这三千骑不仅仅是为了击败匈奴人,还要长驻北疆,成为悬在匈奴人头上的战刀。” “然后再施以教化?” “教化?”裴潜微怔,想了想,又道:“这倒也是个办法。以武征之,以文化之。不出百年,这些匈奴人也许就能成真正的并州人,成为朝廷取之不竭的骑兵之源。” “这么说,你也赞成教化?” “当然。”裴潜不假思索。“所谓华夏,不就是不断的教化四夷而来?远的有吴越,近的有凉益,原本都是蛮夷。荆州现在还有江夏蛮,益州也有大量的羌人。与其放任自流,不如主动教化。” 裴茂看看裴潜,心里觉得格外的别扭。 不能说裴潜说得不对,但裴潜言语间透出的态度却让他很不舒服。 感觉就像是裴潜说的放任自流就是在指责他似的。 类似的感觉,他在天子身上感觉到过。 天子虽然没有说,但他却在不断的推进。安排杨修到后将军杨定营中,又安排了二十名儒生为教师,就是最直接不过的举动。 很显然,他不满足于等待文翁出现再嘉奖,而是主动安排二十名教师,让他们去教化军中将士。 杨彪不以为然,但杨修却在努力推进天子的诏书。 他在考虑如何劝说天子定都安邑时,裴潜却在积极为天子亲征匈奴准备军械,以至于回城的时间都没有。他回来几天,都没见着裴潜一面,不得不来铁官找裴潜。 这些年轻人…… 裴茂的心情很复杂,既为裴潜的前程不可限量而高兴,又为自己的草率进谏而后悔。 就在裴茂出神的时候,有侍从匆匆赶了过来,报告了一个最新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