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社会篇:古人工作,什么行业最赚钱 (第4/43页)
贯铜钱等于一两银子。一枚铜钱为一文,一千文为一贯。因为古人用绳子贯穿一千枚铜钱的中孔后拴在一起,所以叫一贯钱。因此古人用成语“腰缠万贯”形容富有。然而宋朝的一贯钱经常“缺斤短两”,因为一千文太多了,使用时很少有人当面清点。这就使贪婪者有空子可钻,事先偷偷在一贯钱里拿出来一些,以少充多。后来,大家为了避免吃亏,也都跟着这么干。时间长了,就慢慢形成了定制,一贯只剩下七八百文,这就是宋朝的“省陌制”。省陌制的问题学界也在争论,没有定论,咱们姑且还是按照一贯一千文来计算。 宋仁宗时期,米价是六七百文一石。今天我们吃的普通散装大米,超市的价格是三四块钱一斤。宋代的一石约合今天的118.4市斤,一石米在今天值450元左右。也就是说,宋朝的“六七百文”相当于今天的“450元”,算下来一文钱差不多是0.7元,一两银子差不多合700元。 我们再找几个衡量中介来检验一下。《东京梦华录》是一部记录北宋都城东京汴梁社会生活的文献,书里说东京汴梁的夜市卖一种叫“炒肺”的小吃,一份不过二十文。这个炒肺,应该类似于今天的羊杂汤或卤煮之类的小吃。今天北京街头大排档的这种小吃价格,应该在15元左右。算下来,一两银子合750元左右。这个结果,跟刚才用米价衡量的结果差不多。 宋朝笔记小说《青琐高议》记载:庆历年间,“都下(都城)马吉以杀鸡为业,每杀一鸡,得佣钱十文,日有数百钱”。由此可知当时市场上杀一只鸡需要十文钱,今天市场上帮人杀鸡大约是8元钱,这样算下来一两银子合今天800元。 综合以上的计算,宋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合今天的七八百元。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