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朱的心思真难猜 (第6/8页)
下诏令,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宋濂立刻回答道,内心也松了一口气。 王袆也是立刻道:“臣尽力而已,陛下满意就好。” 尽管朱元璋很满意《元史》,但两人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依旧保持着恭敬的样子。 朱元璋看了两人一眼,说道:“修《元史》乃是大功劳,朕应该恩赐你们,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和朕提。” 王袆有些激动,正要说话,宋濂已然开口道:“为陛下修《元史》,乃是我等之大幸,不敢奢求恩赐。” 对待朱元璋,有功千万不能挟报。 宋濂现在算是搞明白了,朱元璋给的才能要,还得是主动给的。 其他的,千万不要在他面前有什么别样的想法。 这恩赐自己提只是客套话,可当真不得。 朱元璋微微点头,对于宋濂的回答很是满意,说道:“不论如何,朕不会抹杀你们的功劳,这样吧,朕封宋提举为翰林学士承旨,王通判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听到这提拔的赏赐,宋濂和王袆脸上露出震撼之色,立刻朝着朱元璋跪了下来:“臣谢陛下恩典!” 翰林学士,那是唐玄宗时设立翰林学士院,有翰林学士六人。 唐宪宗正式常设翰林学士承旨,为翰林学士之长,职权尤重,多至宰相,然犹为职衔,例由他官兼任。 此后,翰林学士承旨作为翰林学士的首领,不是单纯起草诏令,而是在禁中职掌机密,是唐朝实际上的宰相,被称为“内相”。 当然,在现在的明朝,翰林学士承旨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