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毒殇之镇 (第3/6页)
们放在油锅里打滚。 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后发现,桂屿镇电子垃圾回收问题严重而复杂,而且很难处理。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桂屿从事回收、拆解、加工生产再生资源与销售的作坊多达5000多家,各类注册登记的企业、个体户300多家,从业人员多达4万人。 在这里,每年处理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多达180多万吨,产值超过160亿元,上缴税金1800多万元。 而且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有的村专注回收塑料,有的负责处理玻璃,有的回收外壳板,有的负责电线电缆,有的人买来设备专门检测元器件、将能用的挑选出来,有的人则自学了化学知识,精通炼金,专门溶解电路板。 而镇子上那些积攒够了家底,搬出去的人,都在鮀岛市买房买车,却仍在从事经销业务。 他们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购销网点几百个,有人负责在国内回收废旧电器和电子产品,有人负责销售拆解后的材料和元器件。 甚至在镇中心已经形成了两个专业市场,一处负责交易废旧物资,一处集散拆解的材料和元器件。 每天从各地来的客流多达2000多人,有收废钢废铜的、收电线电缆的,还有收二手内存、显卡、硬盘的。 这里的问题,不是一个“关”字能解决的了。 怎么办呢? 环保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愁到牙疼,最后有人提出请东华来。 东华再生的李福华等人,其实知道有这么一个桂屿镇,甚至与对方玩过对垒、开展过竞争。 然后双方达成了“划江而治”的方案:你在长江北、我搞长江南,井水不犯河水;有时双方还会互通情况,避免哄抬回收的价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