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稻草固沙 (第5/6页)
40多年前,木将军带着运输队支援唐蕃,他的队伍出了20多名干部外,还有上千民工、两万多头骆驼,带着大量的粮食和军需物资从湟中那里走过来。 为例避免陷入沼泽,需要确定行程路线。 人们从一张旧地图里看到了噶尔穆三个字,它的位置就在图中的一条河边。 据说当年旧军阀曾经在这里修过路,应该相对好走一些。 木将军身先士卒,带领小分队探路,走了几天也没找到路,也不知道那里是噶尔穆。 于是在一天晚上,大家在河边安营,木将军大手一挥:“我们的帐篷扎在哪,哪就是噶尔穆。” 于是当晚他们扎营的6顶帐篷就成为噶尔穆的雏形,从那之后,这里成为唐蕃运输总队噶尔穆站,驻站的十几名工作人员成为第一代噶尔穆人,那条河就被命名为噶尔穆河。 几年后修建了二层小楼,木胜忠将军经常在这里办公。 至于望柳庄也有典故。 1954年5月,木将军再次回到噶尔穆,这次他带来了2000多名工兵和民工,目标就是在雪山高原筑路。 他在路过湟中市时,安排人买了100棵柳树苗,到了噶尔穆时栽在了兵站周围。 从那天开始,木胜忠带着大伙,用7个月零4天的时间,把公路修到了唐蕃的日光城。 当年的青蕃公路总长1283公里,路基宽10米,平均海拔在4000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通往唐蕃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