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单晶硅棒 (第3/6页)
这家公司测算,这根晶棒的成本约3万美元,每公斤400美元,好贵是不是!一吨钢坯才300美元。 如果从系统熔炉容量需要多少钱呢?只需要0.1度电钱! 晶棒得成分是硅,说糙点就是沙子。 前边说过,硅是蓝星第二丰富的元素,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第一的是氧,氧和硅生成的二氧化硅就是烂大街的沙子。 陈立东从未用熔炉回收过硅这种东西,但是这种元素的单质在系统中还是积累了很大的量。 怎么来的呢?就是夹杂在废钢铁、洋垃圾中,被吃进去的。 在工业助手系统中,陈立东很少将硅换金币,因为换金币少得可怜。 然而,这种烂大街的东西,却能做成当今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卖价最贵的东西:芯片! 芯片是怎么制成的呢? 造芯片的第一步,就是要把二氧化硅还原成硅锭,再经过提纯和直拉法生成一根长长的硅棒,然后对这根硅棒进行切割、研磨和抛光,片出一张张光盘一样的硅片。 第二步,将硅片送往晶圆厂通过光刻和蚀刻雕刻出晶体管的物理结构,并通过离子注入和覆膜等手段赋予其电特性,重复这个过程,数以亿计的电子器件及其对应的逻辑电路依次生成,最后这张晶圆上就会出现数百枚芯片。 第三步,将这张晶圆上的芯片切割分离,并进行封装测试,完成一个个芯片的制造。 以上就是芯片的工艺流程。 简单吗?非也,直到陈立东穿越那年,华夏作为制造业大国还在芯片上被别人卡着脖子。 在此时的1998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