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四百零九章 哲人已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九章 哲人已萎 (第2/6页)

的话题,我还听说有一批商人因为逃往国外,给地方政府甩了一堆烂摊子。

    你想想这些案例,会不会后怕?”

    陈立东的话,让温晓宇想起了最近网络上的一篇题为《可怜的过剩》文章,作者是一名国外记者。

    在文中,他描述了几位亲自采访过的中国富豪的生活:

    “这些人建造奢华俗气的仿白宫办公室、仿洛可可式别墅;在郊区建造别墅却不敢打开豪华吊灯(因为害怕导致穷困的邻居家里跳闸);他们的妻子忍受着丈夫的无数情人,倍感孤独,只能以养昂贵的宠物、上庙烧香和多生孩子打发生命;他们往最昂贵的葡萄酒里倒雪碧,像喝水一样地咕嘟嘟往下灌,吃的是“煎鳗鱼、焖海藻和炖蚝……充分享受着穷奢极欲的每一分钟......”

    温晓宇看着眼前的陈立东,俩人认识有六年时间,这小子用短短六年时间迅速积累了无尽的财富。

    可罗浩说过,陈立东在国内的经营非常规矩,从没有偷税漏税,没有坑害过客户,也没有剥削过员工。

    他积累财富的过程,一帆风顺,没有犯罪,就像作弊一样,每一个财富滚动的机会,都被他抓住了。

    只听陈立东继续说:“郑勇书跟陈俊怀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购买股份,就得掏自己的腰包,还要跟亲戚朋友拆借。

    企业交给他们这些人,肯定会珍惜机会,珍惜资产。

    而且,他们势必会团结大多数,让大多数员工跟他们一起购买股份,以便能够获得控股权。

    这样一来,改制后的企业,有群众基础,也就更有战斗力。”

    温晓宇脸色好看了一些,说道:“县里有些人对郑勇书这些人有看法,将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