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场家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场家宴 (第4/6页)

位负责人,其中一位负责财贸工作,另一位兼着军工局局长,安老爷子负责工业口的工作。

    东北的工业属于殖民地经济,在安老爷子接手的时候就是一副烂摊子。

    原因复杂些:刚打跑了鬼子,又开始内战,其间苏熊钻空子接收了好多鬼子的工业遗产。

    特别是旅大的工业,遭到了苏熊掠夺式的拆迁。

    等安老爷子带人过去,各个工厂看到的是满目疮痍。

    不过,当时跟苏熊还在蜜月期,不能发生偏激的行为。

    安老主持东北工业时,先接收矿山,再复工工厂。

    当时的工人们心气高,干劲欢,各家厂子的机器很快转了起来。

    安老曾经主持开展过一项群众运动,叫做“献器材、修设备”,就是动员群众把战乱时拆到家里的,失散在荒野的器材设备找回来,以便快速的恢复生产。

    这项运动开展到旅大的时候,陈东武就成了典型。

    紧接着,半岛战争打响,东北的工业生产进入战时状态。

    安老回忆道:“我那个时候在旅大煎熬得很啊,一边动员工人把新复工的厂子再次搬迁,确保远离战场;一边组织劳动竞赛,加班加点生产产品供应前线。

    你爷爷当时在旅大办酒厂,开药铺,跟苏熊在旅大的驻军能搭上线。

    而且他胆子大,脑子活,就用酒和药材跟苏熊驻军淘换机器设备,甚至军需物资。

    那两年来了一批苏熊国的专家,指导东北的工业生产。你爸能说毛子语,被我调到机械局,跟着跑腿当翻译......”

    陈立东听到这儿,想了想插了一句:“那应该是我姑父,他叫孙镇远。那会儿的话,算是入赘我们家,也许......姓陈来着。我爸在那个时候,刚穿上死裆裤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