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进制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三进制机 (第7/8页)

是机器能够识别的信号。

    而陈立东听说三进制更符合人的大脑思维,它有三种符号:符号“1”代表“真”;符号“-1”代表“假”;符号“0”代表“不知道”。

    大家看,是不是很有意思,笔者在这里说:三进制就是人与机器的区别,是不是有点道理?

    三进制计算机大概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真空管和晶体管等传统的计算机元器件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好的铁氧体磁芯和半导体二极管。

    这些电子元器件组成了一个很好的可控电流变压器,这为三进制逻辑电路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为电压存在着三种状态:正电压(“1”)、零电压(“0”)和负电压(“-1”)。

    三进制逻辑电路非但比二进制逻辑电路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而且需要的设备和电能也更少,这就促成了三进制计算机的诞生。

    不幸的是,苏熊时代的官僚对这个不属于经济计划的“科幻产物”持否定的态度,他们勒令有关单位停止生产这种东西。

    据说当年这种计算机的年产量很少,一共设计制造了几十台,没想到这里竟然扔着一台。

    说是“科幻”,但各位读者大大千万不要跟此时的个人电脑做对比。

    摆在陈立东眼前的,就是一排类似衣柜的东西,橱柜里摆满了数据运算的模块,见识过机房的书友们对这种摆设肯定不陌生,三进制计算机就是十几组服务器。

    在橱柜的前边是一个写字台,上边摆放着古老的显示器和键盘。

    估计,这堆东西之所以没有被拆走,恐怕是没人明白怎么拆卸。

    陈天吉他们早就接受了探索整个岛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