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主线完成 (第3/7页)
陈立东找了个借口,溜了。 说是去买鞋,却去了小黑屋。 小黑屋里,陈天一正在摆弄着一个小盒子。 这东西叫做“猫”,英文名字是“MODEM”,官方称:调制解调器。 这个小盒子,是连接电话线和计算机的信号转换器。 这个时候,在电话线上传递的还是模拟信号。 而计算机内信息是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 有了这个调制解调器,就能把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交换,就能实现两台计算机的远程通讯。 再过一年半载,电脑厂商就会把调制解调器集成到主板上,电话线插到主机上就能上网;然后,随着网络数据流量的急剧增加,华夏各地开始假设通讯光缆,连接电脑和网络的设备又出现过光猫,再后来又有了路由器...... 人们一般称1996年为上网元年,其实在1994年华夏就获准加入互联网,某院校开通了64K国际专线。 1995年,一家叫做瀛海威的公司,开始引导华夏普通百姓进入互联网。 在1996年的6月份,由罗浩主导推动,东华各家公司都推进了上网战略。 这时候上网,需要添置一只14.4K的“猫”,价格是700多元。 当下国内互联网网站还十分简陋,有不同的论坛,类似BBS,没有花哨的界面。 网友可以在不同论坛发帖子,别的网友可以回帖。 陈立东的办公室也能上网,他之所以要跑到小黑屋,是为了获取更快的网速,准备建立工作基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