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二百零四章 暴利模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零四章 暴利模式 (第5/6页)

,已经有了名气,用过的都说好。

    现在已经有人担心东华商贸能不能及时供货了。

    参加商洽会的甚至有20来家国内钢铁冶炼企业的负责人,其中就有几家国企,如安钢、蓝钢、沙钢、鲁钢、莒钢、本钢等。

    商洽会第一天是参观,孙旭友带领各家企业负责人奔赴共青城,参观东华钢铁远东炼钢厂。

    安苏亲自接待了各位来宾,向众人介绍了钢铁厂新建的一座电炉和四条连铸连轧生产线,并表示:远东炼钢厂已经具备300万吨的炼钢能力。

    第二天再次回到海参崴,孙旭友推介远东钢材商贸协会章程和有关政策。

    下午召开会员会议,理论上有意入会的才会留下,不想入会的可以走啦。

    不过,没有一个人离开。

    对东华的政策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只不过在政策的解读上需要进一步细化,形成更加严密的条约。

    比如:每种钢材具体价格的确定,不同港口离岸价和到岸价的商讨,货款币种和交付方式,对不可抗力的约定以及违约责任等。

    东华只是钢材交易普遍规则的基础上发起会员模式,其它还是套用普世政策。

    第三天,正题来了,签约。

    与远东钢厂保持供需关系的那些客户自然根据自身需求欣然签约,从此之后享受会员价格,自身的盈利空间更大了。

    那些来了解行情的、之前没有业务关系的,也有人签了约,购进1万吨到5万吨不等的钢材。

    因为东华的钢材质量确实不错。

    不签约的也有,比如一些大型钢企,他们参会的目的本就是体会这种营销模式的。

    安钢采购部长肖恩华把几个熟悉的同行召集在一起,问道:“你们啥想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