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二章 电池大王 (第6/7页)
们进行试验cao作。 特别是,几人的创业资金不到300万刀,其中少一半用来购买了专利,剩下的资金已经十分拮据。 孙学松来了之后,很快就将所需的试验设备、仪器、耗材添置到位,租下几间实验室和几千平米的试验车间,添置了所需的仪器设备。 至于花费的资金,全是孙学松自掏腰包。 这一系列动作,很快获得了大家的好感,也加快了研发的进程。 这段时间,由宁玉波主导,正在加紧科研,作出一种能用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聚合物锂电池。 当今时代,蓝星电池行业基本掌握在太阳国各大电池厂商手里,由索尼电子主导的硬壳式模块电池组占据着主导地位,东华的MP3也要用索尼电池。 今年年初,索尼公司发布了一款形如巧克力的聚合物锂电池,样式小巧便于携带,适用于各类消费电子产品。 宁玉波曾在山姆国进修电池技术,很快就通过关系搞清楚,这项电池技术是由贝尔实验室研发。 他预判只要掌握这项技术授权,将锂电池灵活封装成不同型号的电池块,就能满足任何电子产品,成为东新科最有力的“秘密武器”。 这个结论让梁洪健和陈唐华喜出望外,当即让曾毓群兴冲冲带着100多万刀直奔贝尔实验室,拿下了这项专利。 可直到宁玉波签完协议,拿到资料后才发觉被忽悠了。 且不说东新科按照协议支付了100多万刀的授权费,而且还要规定每生产一块电池还要再支付相应的扣点。 关键是这项技术已被授权给了20多家企业,这让本想一鸣惊人的东新科顿时陷入强敌环绕的局面。 最让人窝火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