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国重器 (第5/6页)
淤,而用于近海清理航道的话,需要增设台风锚,改装的船体上已经加装锚绞盘和台风锚。 桅杆也要调整设计,原船型为固定式桅杆,从近海进入内河有时要通过高度不大的桥梁,改装后的船型增设了倒下/升起的手动钢丝绳绞车,能把桅杆放下来。 对这种搅吸船,陈立东并不满意,比如这种船不能自航,需要用拖船拖带。 船体也太小,型长46米,型宽10.5米,型深2.9米,吃水深度只有1.5米,在浪高超过0.5米、风力超过5级时,就超出作业条件,只能把它拖带到避风港。 还有它的作业效率有点低,挖深只有16米,输送距离也只有2000米,每小时疏浚能力为1356立方米。 陈立东见识过另一世的大型绞吸船天鲲号,是华夏首艘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绿色环保、高效智能的重型自航绞吸船。 天鲲号“天鲲号”总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5米。 而且天鲲号是自航工程船,设计航速12节,标准疏浚能力每小时6000立方米,绞刀挖深范围6.5至35米,远程输送能力15000米, 陈立东记得,天鲲号输送系统能力号称世界第一,挖掘能力亚洲第一,适应恶劣海况能力全球最强,被称为造岛神器。 陈立东重生前曾经去沪市登上过天鲲号的改进版,新版本的船型,已经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挖泥、监控及无人cao控。 另一世,陈立东追过央视一档节目《大国重器》。 这个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华夏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