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工业狂潮_第二百四十六章 扩张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扩张之路 (第2/6页)

   尽管将要进入新世纪,但这样的资产和资源仍就掌握在体制内。

    码头、岸线、仓库、堆场,一般属于商务部门或物资经销公司。

    底商、门店可能属于供销系统的资产,也可能是某个机关的三产。

    这些资产有些承包了出去,有的正在待价而沽。

    华夏从去年加快国退民进的步伐。去年6月要求部队系统退出商业经营,机关单位搞的实体也在加快清理。

    优质资产一般转入各地组建的城投、城建投这些政府直属企业。

    一些零头碎脚的资产,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变现,东华收购这些资产和资源,算正当其时。

    东华收购资产全部是用现金支付,条件也给的够高,只要合情合理的要求,从来不讨价还价。

    而且不只是收购资产,附带的人员也会纳入进来,就是连人带物一起收,这就降低了因资产处置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这么办地方政府最欢迎。

    陈树俭和张学东俩人只是站在台前,每个城市与领导们见见面,聊聊天,把意向谈妥。他们身后还有庞大的财务、法务、审计人员跟着,谈妥的事情,与政府部门签约后,再由办事人员落实资产收购那些细碎的事情。

    收购这些干啥用呢?

    码头岸线和堆场仓库,将作为东华回收物资、销售材料的集散地。

    商场门店,作为东华电子产品的营销网点,也是东华在各个城市的办事处、落脚点。

    附带的人事安排是最挠头的问题,各家都有各家的困难,接收一名员工就要保障他的权益。

    一个人的年龄体力、学识水平、性格爱好、价值理念等等不一。不是接收了就能用,所以现在,同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