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从1983开始_第51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4章 (第3/3页)

量代表着不止四倍的原料供给,因为还有良品率等原因。

    奔小康甚至抢占了原本需要其他产业的原料、电力、运输力、人力等等。

    所有人都开始低声讨论了。

    这时,有人拿出了一份报告:“我们岭南东省没问题。”

    没问题!

    除了江南省、苏省之外,谁敢相信这句没问题。可这两省的代表坐着,稳如泰山。

    高崇武接过这份报告,越看越感觉路数对。

    他不是没办法,只是他不可能影响到各省、各市,他只能管奔小康厂子,所以有些事情,需要奔小康分厂所在的地方,下狠心调整。

    这份报告有干货。

    第四三六节 看这魄力

    岭南东省真是下狠手了。

    划线。

    低于这条线的高能耗厂子,比如乡镇级小钢厂、石灰厂、焦化厂。特别是小作坊式玻璃厂,先狠狠的关停一批。

    反正奔小康要扩建,职工好安排。

    这样,省下的电就是一个很大的份额。

    然后,比如塑料盆厂,辛苦一年百十号职工,年底一算账,挣了一万块。

    这样的厂子赶紧关。

    把塑料交出来,你们也别生产脸盆了。

    先节省。

    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留出余量。

    接下来就是开源。

    投资配套工厂,创建合理产业链结构等等。

    最后是分流。

    将过水热、多士炉这种没技术含量的电器往周边城市转移,给羊城与新区市的奔小康分厂空出人力、空出产能来。

    还有更狠的。

    五年前立项、三年前确定方案,原计划后年破土动工的一个超级项目,因为外汇充足,岭南东省已经向上打了报告,今年开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