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章 (第2/3页)
、母权与女权都不是一回事,此处讲的所谓以母为主导的权力体系实际上是父权的变体,而非通用学术意义上的母权。母权社会与父权社会的特点和变迁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中论述得十分清楚,此处不做赘述,但至少母权不是简单的把男性的地位全部置换成女性。而父权也不仅仅是在讲男人和父亲,而是一个庞大的权力体系,本文设定下不过是将这个体系里的男性角色换成了女性,而本质的剥削压迫关系是没有变化的,爽归爽,但其实也是批判对象。我觉得君臣父子是对这个权力体系特别好的一个概括,改父为母,大概就是君臣母女,但即便如此这四个字里依然包含着天然的阶级秩序。这是社会生产力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的,这套阶级秩序才会与封建社会的底层逻辑配套。 回到开头,我认为是否要改用词取决于文章的背景和基调,改词简单,但背后的逻辑不是简单地改了词就能跟着改的。比起实际的利益所得,语言文字真的就只是小节了,若上至朝堂下至贫民之家都是女性绝对权威,那一个表述谁前谁后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只要底层利益撬动了,社会结构的基石打好了,一切的话语表述自然而然也就会转变侧重,新的总会替换旧的,在时间的长河中该变的自然会变。 另外,本文设定不是母权女尊,女君女爵女官不是天然存在的。设定是永初帝靠一己之力收拾山河,是传统暴力革命的路数,而她手下的人是有男有女的,她要把女人的权利扶起来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合理性,但又要去平衡手下的男女之间的利益平衡,所以必不可能直接变成母权或者女尊社会,因为这样她坐不稳江山,原本支持她的男人也会反对她。 但只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