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  (第1/4页)
    儿,乾宁帝灵机一动:“疏三郎,朕以为,还是大理寺为佳。”    疏长喻这才略回过神来。他顿了顿,问道:“那陛下,臣担任二殿下少傅一事,该当如何?”    乾宁帝闻言,随意地摆了摆手,道:“昨日牧儿同朕提了这事,朕问他可否让你继续教他,他答应了,朕也觉得不错,便仍旧这样吧。”    疏长喻皱眉,开口道:“陛下,臣手中的治河方略已拟下大半,日后愿以此方略去治理黄河。关于二殿下少傅一事,还请陛下三思。”    乾宁帝却根本不把他这方略看在眼里——黄河年年泛滥,千年来都是如此。他就不信疏长喻能真成个当世大禹,把这连年来的灾祸解决了。    与这相比,还是他儿子眼前的开蒙教育更实际些。    “待你这书写成再作定夺吧。”乾宁帝敷衍道。    到那个时候,把景牧的学问教好了,他愿意去治个几年黄河,自己都不管他。    第27章    这日疏长喻到钟郦宫后, 并没多做言语,只把景牧当成个可有可无的空气, 将今日该讲的内容讲完,便告辞离去了。    疏长喻也自知迁怒并非君子所为,可一来自己心中的燥郁就是因景牧之事所起的, 二来——自己一见景牧,便没来由地又会想到他梦里的情景, 反反复复的,弄得他方寸大乱。    尤其疏丞相几十年来, 只顾着钻营权势,顾不上儿女情长。梦里梦外, 和人这般亲密, 实属头一次,不打诳语。    故而见到正主,乱了分寸, 冷下脸去,也是情有可原。    但个中缘由,疏长喻自己知道, 诸位看官知道, 景牧却是浑然不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