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造化 (第4/6页)
,先上1000个拷贝再说。 行吧。 这种命令是没办法拒绝的,于是接到了蜀川电视台订单的峨影厂又加班加点的开始了录制拷贝。 结果这边拷贝才出去几百个,随着央妈、仁民日报也先后亲自下场夸奖,迫切需求拷贝的,已经加入了四五线的小县城电影院。 组委会巴不得看到这种全国热闹的场景,又是一道命令下达,让峨影厂在之前1000个基础上,至少再录制2000个拷贝。 这纯粹是胡闹。 在华国,电影拷贝通常是这么用的: 比如之前峨影厂制作的600个拷贝,会先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播放。 等到一个月之后,就逐渐减少播放场次,从而节省下来的拷贝,便不断的往二三线城市下放。 等到二三线城市看够了,又往四五线城市下放——最后变成农村的坝坝电影模式所用。 从来没有什么做3600个拷贝的情况——就连今年1月1号上映的、火爆无比的《焦誉禄》,前前后后也只有800多个拷贝而已。 现在是6月,许多小城市都还没有拿到《焦誉禄》的拷贝呢,但也只能焦急的等着。 哪怕是按照成本价算,峨影厂制作一个拷贝也得花费5000块左右,3600个拷贝就是1800万! 加上了峨影厂的利润的话,蜀川电视台最起码都要给2000万! 哪怕蜀川电视台有钱,也不想这么折腾啊。 当然了,组委会也不是不通人情的。 大老们直接一纸命令下来,各地方电影院必须支付一个拷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