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水上旅途与丹阳 (第4/4页)
只要兴修水利,引进三季稻,姬松还会担心这里发展不起来? 笑话,只要做好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这里成为江南的中心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也就是姬松,要是别人,李世民绝对不会轻易放任发展宣州的。 关中本位的思想,从秦汉开始就已经根深蒂固。 强干弱枝更是现在王朝所奉行的真理,要不是姬松以厚利相诱,皇帝能答应才怪! 因为一旦这里发展起来,绝对会成为大唐重要的战略重地,驻军更是不用说了。 他相信,此时李世民已经开始考虑驻军的事情了。 只要姬松这里有了发展,必然会快速驻扎重兵,用以保护这里。 这更是对江南的进一步控制。 当然了,现在想这些有些远,在他想来,想要达到那种地步,至少得三年时间。 等一切走上正轨,那时候也就是姬松离任之时。 这不是皇帝不放心姬松,而是姬松要求的。 他的目的不是控住宣州,而是在探寻一条富民强国之路。 这里有人,有资源,还有便捷的交通。想发展起来不难,难的是如何开始,没有一个成熟的模板,谁也不敢轻动。 因为没人知道这样做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所以宁愿辖地保持不变,也不愿轻易尝试。 但只要姬松成功了,有了一个模板,大家也熟悉了流程。更是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到了那时,不用催促,就会有人效仿。 为政一方,造福万民,这样能青史留名的机会,大唐的文人岂会错过?乔木兮有思的姬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