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1/7页)
宋景:“……” 少数服从多数,宋景心中再不愿意,三人也就这样角色扮演着启程南下。 皇帝得了察事听子传回来的消息,笑道:“太原应氏子倒是有几分聪颖。” 常云生在一旁说:“监察御史晏陈也是可用之才。” 皇帝略一颔首,又说:“朕记得,这人此前是在屯田司任主事的吧。” “正是。”常云生说:“晏御史之前在林员外手底下做事,今年救麦黄病有功,得了提拔,被御史台要去做了个监察御史。” “御史台去屯田司要人?”皇帝眉头一皱。 “只因晏御史口才了得。”常云生想起什么,笑了一下,说:“为这,林员外还专程上门去堵过牧大夫,说‘她培养一个有耐心、有技术、有口才、有品德的四有人才很不容易的,御史台说抢人就抢人,太不讲究了,哪像个士大夫,简直就是土匪行径’,牧大夫被她连堵几日,后来就避而不见了。” 皇帝被逗得大笑不止,“这个林福……” 又是一阵大笑。 皇帝笑着拿过手边还没有批阅的赭黄色封面的奏表,打开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再回到开头看上奏的大臣名字,确定上头写的是“臣涿言”。 笑了笑,“这丫头,倒是知道扯大旗让人帮忙,不自己莽撞行事了。” 皇帝合上奏表,让人去叫执宰们来议事。 执宰们到了紫宸殿,皇帝开门见山,把国子监祭酒尹涿的奏表拿给他们,说:“诸卿以为此事可行否?对农桑政可有助益?” 尹祭酒的奏表是先递送政事堂的,执宰们事先看过才送到紫宸殿来,因此也不必再看一遍。 “陛下,臣以为可行。”作为政事堂诸执宰之首,李骥率先发言,为此议事奠下基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