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走杨玉环_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视 (第3/4页)

州看完了辖境内的这些地方,最后才赶往受降三城。

    所谓的三受降城,便是指东、中、西三座受降城。

    唐中宗时,后突厥势力强盛,屡次兴兵渡河南下,构成重大威胁。景龙二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乘突厥首领默啜啜西征之机,在黄河北岸的阴山以南地带建筑了东、中、西三座受降城,割断突厥南下的通道。

    这三座重要军事据点,各距约四百余里,各据交通要道,首尾可互相照应,因此有着战略上重要作用。

    中受降城建筑在距黄河岸较远些,而东、西两城选择在河岸上,受到河水的冲涮,东城后来不得不迁移至绥远峰甫。

    三受降城建成以后,唐王朝的防御势力确实有了保证,阴山以南地带便安定下来,后突厥终于被回纥汗国灭亡。

    回纥汗国与唐王朝之间,在较长时间处于和平交往局面,回纪使者入朝中原,回纥及西方的商贩往来于内地与漠北之间,也较频繁,于是将这条自漠北通往长安的回纥道称为参天可汗道。

    各部族的首领称为可汗,各部族称唐王朝皇帝为天可汗。

    参天可汗道自漠北草原,经呼延谷(今包头市昆都仑沟)至中受降城,再由中受降渡过黄河,穿越沙漠,经麟州而进入长安城。

    另一条是自中受降城沿大青上东行,经单于大都府,取道今山西境内,而进入东都洛阳,称为单于路。

    中西交通史有着盛名的大道,经由中受降城中转,这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