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民愤 (第4/4页)
,你觉得呢?” 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道理,皇帝是都明白的。 李九州心想:可惜李隆基日后却忘了这番话,最终毁于人心背离。 鲜于仲通不知如何作答,犹豫着说不出话来。 李九州当即踏步上前:“鲜于公若真是问心无愧,又何必遮遮掩掩,臣以为,此事或非诬告。” 皇帝稍稍闭目,随即睁开眼睛,转头问高力士:“高将军以为如何?” 每次到纠结犹豫之时,他都会问这个自己最信任的人。 高力士想了想,“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免双方蒙冤,不如传召双方对峙。” 鲜于仲通一听,当下汗如雨下,直挥袖擦汗。 见他这般神情,皇帝心中已了然许多,稍稍迟疑了一下,便说道:“传杨右相前来。”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当上了右相,鲜于仲通又是他的门下,皇帝便想听他他的意见。 高力士奉旨而去,殿中一时安静,谁也不说话,只等杨国忠到来。 皇帝一直在观察着两人的神情,鲜于仲通站立难安,面色焦急,相比之下,李九州淡定了许多。 很快,杨国忠来了,瞥了一眼两人,忙向皇帝行了礼。 皇帝的表情很是平静:“杨卿平身吧,有人诬告鲜于卿,又聚众围堵京兆府,我想听听你对此事的看法。” 所有人都将目光挪到了杨国忠的身上,他接下来的话,将会决定鲜于仲通的前途,甚至生死。一梦三四年的拐走杨玉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