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0.第230章 人口结构与土地政策 (第7/8页)
资源和财富的大幅度集中,放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封建社会时期,这种集中的表现就主要是在土地资源上。不解决土地所有制的问题,大规模的土地将会继续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社会的动荡也就无法平息,而执委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土地公有制。 这个政策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弊端也很明显——当穿越集团的控制区从无主之地扩展到有主之地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利益冲突。当然要想和平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也不是没有,穿越之初就有人认为可以直接拿钱买买买,但这毕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中国那么大,靠买是肯定买不完的,穿越集团再怎么有钱也不能这么任性。 而目前执委会为此所制定的对策是直接跳过有主之地,先占领和开发海南岛上的大量无主之地,等积累到一定的实力之后,再逐步设法兼并各种大大小小的地主。当然了,这个兼并过程当中会有多少的流血事件发生,那就很难预计了。 穿越集团之所以能在初期推行这套土地政策,除了胜利港这地方本来就人烟稀少没有地主之外,早期的归化民都是一穷二白的贫苦百姓也是原因之一。这些人本来就没有或是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虽然对拥有土地仍然抱有极大的渴望,但在穿越集团的民政架构之下,他们对土地的欲求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获得满足。 每个归化民在达到一定的劳工等级之后都能用较低的价钱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使用权,而这个使用权的期限长达数十年,在此期间每年只需向执委会下属的农业部缴纳少量的粮赋即可,获得土地使用权比买地便宜得多,农业部收的粮赋比大明官府纳粮的负担也要轻得多,可以说反倒是降低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