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89 (第4/4页)
冷的天气,还穿着白孝布做的夹袄,连一点皮毛都没絮,给蕙娘行礼时,脸也绷得紧紧的,就连歪哥都没能换回他的笑容:因年纪相近,这对甥舅一直都是很不错的朋友。前阵子老爷子丧事,歪哥在焦家住了很久,对乔哥的心情,也是颇大的安慰。 若非老太爷去世不久,焦家在钱财上也还算得上蒸蒸日上,架子并没有倒,其实整个后花园都可以处理掉——现在焦家说得上是主子的,也就三个人了,连前院都有大半空置,后花园更别说了,乔哥现在功课又紧,十天半个月才进去坐坐,里头虽然维护得还不错,但少了人气,渐渐地终于还是衰败冷落下来。一行人走在抄手游廊内,只觉屋舍阴沉沉地压过来,像是要把人都压得小了。不论是三姨娘、四姨娘还是乔哥,似乎都被屋宇气势压住,有几分没精打采。 三姨娘向蕙娘交代来龙去脉。“前些天上门的,穿得挺寒酸,一口的山东腔。说是自小在沿海农村长大,只知道自己是孤儿身份,并不晓得身世来历,随了养父母的姓,人都叫董大郎。这几年活不下去,出去做船工时,才听人说起焦家的事。他被冲过去的时候,大约只有一两岁,身上穿了个肚兜,是名贵用料。养父母给留着做了个念想,我们请人辨认过了,是当年河南名绣房的手艺,看着,也的确是有年头了。” 这故事听起来还是挺可信的,毕竟焦阁老、杨阁老之流,对于一般的乡下人来说就是戏文里的人物,很多人一辈子就在几十里地中大专,甚至连自己居住的村子都没出过一步,亦是常事。刚出事的时候,焦家年中能接待一百多名认亲的孤儿,有的压根连年纪都对不上,还有的更离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