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2 买了厂自然得动管理层,何况还关系到芯片产业 (第12/13页)
生产一些开关等电器,80年引进了一条电子表生产线……现有员工132人……” 何华灿急忙介绍着厂子的情况。 毛文斌在一旁补充着。 “这么说来,从十年前引进生产线,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任何技术升级?就连产品的设计能力也不行?” 谢旸早就知道易达电子厂垃圾。 却没想到会垃圾成这样子。 “是的,老板。不过,易达电子虽然设备老化,一直都没有升级产能跟技术,有一条集成电路生产线,大陆的不少集成电路都是我们厂生产出来的……” 毛文斌看着谢旸眉头拧在一起,急忙说道。 谢旸听到有集成电路生产线,没有丝毫的喜悦。 这条集成电路生产的芯片能用,但是工艺制程绝对早就落后了。 去年鹅迈尔威肯国推出的486芯片,25MHz,采用1μm工艺制程;就是今年或明年,50MHz的芯片就会采用0.8μm工艺制程。 “工艺制程是3微米的?” 姜涛激动地问道。 谢旸不明白他激动什么。 国际上最先进的已经采用1μm工艺制程了,看起来只差了2μm,那技术,差着好几代呢。 到了93年芯片工艺制程就会突破0.6μm;到了95年,就会到0.32μm;97年更是会到0.25μm…… 而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因为技术瓶颈等问题,导致工艺制程在好几年内都无法突破。 一直到后来台积电的鬼才跟艾斯摩尔合作,放弃一直无法取得进展的干式光刻机,转而投向浸润式光刻机的研制,才取得突破。 对于这些,谢旸非常熟悉。 芯片,一直都是被卡脖子,他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