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兄弟 (第2/4页)
勺,是东北人很喜欢的一种吃食。 黏性的谷物,比如大黄米、黏谷子、黏高粱、黏苞米这些,用水浸泡一周左右,推水磨。 推出来黏面子回来用布袋装上控出多余水分,然后用黏面子做皮,里头包上豆馅儿拍扁。 烧干锅,锅里放上鏊子,然后把包好的粘火勺摆在鏊子上烙熟。 队里大田地种苞米豆子,各家的自留地、小片荒一般都用来种糜子、谷子、高粱、小豆等杂粮。 许家人勤快,捡了不少小片荒,每年都种一些糜子和黏谷子之类,正好留着包粘火勺。 一次泡上百斤米,有时候光包粘火勺就得包好几天。 烙熟的粘火勺捡到桶里放仓房冻上,吃的时候捡一盆回来,放锅里再蒸一下就行了。 东北人爱吃黏的,冬天包粘火勺、粘豆包,夏天包粘耗子,黏性的食物消化慢,抗饿。 当然也有缺点,就是胃不好的人少吃,容易烧心。 粘火勺的豆馅儿是甜的,这年月没有那么多白糖,都是放糖精。 粘火勺配别的菜总觉得不太对味儿,只跟酸菜绝配,所以在东北,多数时候都是吃粘火勺搭配酸菜。 小叔子一冬天没少往家里捎吃的,今天又送回来这么多,虽说顶着名是留着办酒席的,到底家里也能跟着沾光。 薛秀琳和魏明荣俩人也一改往日的态度,格外勤快,婆婆一说,俩人立刻就去烧火做饭了。 苏安瑛觉得让嫂子们做饭,她在屋里闲着不像话,于是也跟着去厨房,结果被俩嫂子又给撵了回去。 “你现在怀着孩子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