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7节 (第5/11页)

杰辈出,不是抱残守缺便可安享尊荣?又或者皇上意气用事,只想用这种手段来恶心一下死了的先帝,好像在打脸说:你讨厌的大臣都是好人,不会是你自己当皇帝得位不正有问题吧?

    而最危险也是最有可能的,是皇上也想有一套自己的势力班底,去运筹抗衡先帝留下的老臣亲信,均衡朝局,替自己将来想施展的抱负提前铺路。

    卓思衡是感激皇上的,给了他祖父与父亲如此评价,即便只是帝王心术的手腕,也足以令他为之折服,更重要的不是对已故之人的慰藉,而是对他在世家人的照拂,皇上这样清楚他家中情况,并且专门做了安排,让他免除在帝京朝中工作时仍然牵挂家里的meimei弟弟,又苦于家人仍在朔州,难以团聚的离分愁索。

    还有什么比这更贴心呢?

    但是帝王的赏赐里,往往蕴含的不是君臣情谊,而是更深一层的利益交换。

    他需要付出的除了忠诚,还有什么?

    后堂的门徐徐打开,夕阳光线已衰弱至虚无,却尘主持穿着日常的旧袈裟向卓思衡行了出家人的见礼,而后引点堂内灯烛,请卓思衡对坐在造像前的一对蒲团之上。

    却尘主持笑着捻动佛珠说道:“恭贺卓施主金榜题名,老僧虽是方外之人,但眼见施主日日苦读不辍,也为皇天不负有心人而欣慰。”

    卓思衡没想到主持消息这么灵通,被这样当面夸倒有点腼腆,谢道:“原来主持已经知道了,其实我正是为此来告辞的。这些日子叨扰主持了,多亏此地能清心静气专注读书,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寺内上下照拂我实在感激不尽。”

    “施主你布衣去绿袍还,再加之平日借住此处时展露的心性和智慧,老僧再愚钝,也不会错看。”却尘方丈的笑容总有种令人松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