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安石复相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石复相篇 (第6/7页)

臣一代不如一代。耶律宗真时期,各种花招手段层出不穷,充满了技术含量,而到耶律洪基手里,辽国变得简单粗暴。

    会谈现场像个菜市场,一堆一堆契丹人围着宋朝使臣,足有1000多人,对沈括等人进行无情的围观。谈判过程没法介绍,首先次数太多了,前后共6次。其次辽国人千篇一律,就是要钱要土地。辽国枢密副使杨遵勖作为谈判首席代表,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你们宋朝人太小气了,几里大的土地都不舍得,还能算兄弟之邦吗”无耻到这地步只能用无聊来形容,拜托打劫也要有个响亮口号好吧?这里要表扬下沈括的镇定,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问到了沈括的地步,面对各种非难总会有办法。他居然在原有30余里基础上,又让辽国作出了让步“舍黄嵬,以天池请,括乃还”

    回国路上他也没闲着,把大辽国的山川道路、风俗民情写成了本书,名叫《使契丹图抄》。图文并茂,献给宋神宗看。

    事情到这一步,无论如何都接近了尾声。从结果上看,不管分水岭还是黄嵬山、天池等地为界线,宋朝都是吃亏了!也罢!花钱买平安!再一次受气能换来北线的平安,让之前确定下的先河湟,再西夏,最后辽国的计划得以实施,那也不错?

    可惜:这只是宋朝人的一厢情愿…

    闰4月19日,18岁的太子耶律浚生下皇孙耶律延禧(未来大辽的亡国皇帝天祚帝)按说这本是件大大的好事。大辽国太后、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个个喜甚,只有一个人惧甚。那就是大辽第一jianian臣、魏王耶律乙辛。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