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鹅湖之会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鹅湖之会篇 (第1/6页)

    本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场辩论大赛上演:鹅湖之会!辩论的主辩双方分别是理学大宗师、伪君子朱熹对阵心学开创者陆九渊!

    朱熹生于1130年9月15日。履历表显示他从小聪明,近乎于生而知之,于孝经等基本读物几乎一见即懂,懂了就有见解。朱熹19岁中举入仕,没多久就重归湖海,再读诗书,开始了他考问天地宇宙、思考人伦根底的大事业…

    也就在这时,朱熹开始继承北宋程颢、程颐兄弟的二程道统。二程以河南农村书生的身份,硬生生与国家顶级大臣分庭抗礼,对国家大政指手画脚,凭的就是学问!即“理学”

    二程中小程程颐更了不起,关键是活得久。他众多弟子中,有一位叫杨时,世称龟山先生。杨时南归,小程高兴地说“吾道南矣”一语成谶!

    杨时传罗从彦,世称豫章先生。罗从彦传李侗,世称延平先生。李侗传朱熹,朱熹不称先生而称圣人!这位在中古圣人史上派名第三,仅位列孔、孟两子之后的“朱子”终于堂而皇之的登场了…同时,二程之“理学”终于光大宇宙、主宰天地!

    当然,朱熹之所以能超越自先秦以降所有人,位列孔孟之后,排行第三,凭的不止是继承,更是发扬!

    朱圣人认为“理”是一切,是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先的存在,是超越现实、社会等真实存在之上一种永恒的标准。即“天理”

    作为一现代人,我们看这一段觉得云山雾罩、玄之又玄、不知所以。但要从另一角度看,你就知道它有多么的伟大!这个“理”如此的牛、无敌一样的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