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赵昚之死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赵昚之死篇 (第5/6页)

以不敢去见老爹,是因亲儿子没法荣升皇太子。进而联想到自己皇位也不那么稳当。那么这时由首相提出建储,让他儿子光明正大的升位,不是很好吗?堪称对症下药。量身定做的坑!

    却不料赵惇立即就火了!建储?为什么要建储?一建就会取代我,这决不允许!赵惇大发雷霆,把留正训了一通后赶走…

    赶走是没用的,宋朝官员的第一功能是复读机,每件事都会不停地反复。如谢恩至少三五次、请辞至少七八次,给皇帝建议,皇帝不听,那么更得不停地重复,才能显得素质出众。功能超群!

    6天后,留正又来了。他再次提议建储,本想着还得被暴捶一通。却不料赵惇微笑着回复了两个字“甚好”

    留正一愣,皇帝急拐弯,这是在搞什么?他当然没法理解一精神病人的思维波动,但目的达到了得乘热打铁还是记得的!他立即赶回政事堂,集结人员,赶制册立皇太子的文件。由于速度很快,比赵惇思维波动的改变还要快一些,所以当第二天,留正拿着文件再次赶进皇宫,要求赵惇签字时,赵惇非常痛快地签了…

    留正捧着文件往回走,赶去翰林学士院,要起草正式的建储诏书。一路上他忍不住嘀咕:就这么简单?事情就办成了?

    他的担心是有必要的!就在当天晚上,赵惇的脑电波换了个新频道,他又写了封御札送去了翰林院,上面写着八个字“历事岁久,念欲退闲”

    翰林院和留正都马上停了下来!诏书先等等,皇上这是啥意思?白天的建储文件草稿还有没有效?是不是又反悔了?如不是,“退闲”又该怎么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