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北伐前奏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伐前奏篇 (第5/7页)

18—45岁的青壮组成神劲军,驻防建康。招募福建、两浙等地青壮组成忠勇军,驻防临安。招募北方南下的流民组成忠毅、忠顺、强勇、义胜等军,分驻镇江、淮南、四川等地,以换取当地的正兵出战…国事如此,张浚也算展转腾挪。尽一切可能地拼凑了…

    兵不多,将就必须强!此次北伐兵分两路,张浚亲自点将:一代名将李显忠从淮南西路的濠州出发。攻打萧琦驻守的宿州灵壁县、军中败类邵宏渊从泗州出发,攻打富察徒穆、大周仁驻守的泗州虹县!

    李显忠之强,不下于中兴名将,甚至个人武勇要超过张、刘、吴,直追韩、岳!只是在全局掌控上一直没体现出深浅来!

    张浚北伐,李显忠是他点的头一员大将,也可说是北伐的主将。但伐国大举不能只靠一个人,张浚为他配了个副手邵宏渊。

    北伐前,李显忠明显比邵宏渊高出三四层楼。官职、圣眷更是隆重得多,连名字“李显忠”都是宋高宗御赐的。但他在最重要一点上有先天性缺陷:李显忠不是嫡系!

    陕西李氏威猛强悍、胆勇无双。是无可挑剔的战士。可他和他的家族先降金、再降夏、又降伪齐,不管内幕和过程怎样。这都是铁打的历史,无可更改。回归南宋后,和官方也只是短暂的蜜月期,转眼间就和秦桧、赵构相忤,被打入冷宫…

    如此经历,说得刻薄点,李显忠就是个壮丁,需要时才被拉出来顶上去!官场是现实的,无数雪亮的眼睛都看清楚了这一点,于是北伐还没出征就出事了!

    邵宏渊造反!邵嫡系把自己和李显忠对比了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