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北伐前奏篇 (第2/7页)
回江淮前线去视军! 张浚走得是如此的决绝,赵眘立即心虚。十万火急的请他回来。然而还是他的史老师,继续明目张胆地拆台!前方张浚百般酬集军备。能就地解决的绝不麻烦中央,可经费实在不足,无可奈何之下向赵眘求援。赵眘下旨立即支持! 可右相史浩不同意!刚刚登基,还没施恩于民,就横征暴敛,不怕搞出民变吗?那时失地没收复,江南都会有危机! 史浩说得冠冕堂皇,嘱咐有关部门留旨不发。拒不执行! 赵眘急了:这是军务,耽搁不得! 史浩很镇定:要不您撤我的职,反正我不同意! 相持的结果是赵眘再一次妥协,无论张浚还是史浩,都算是他的贴心人,走了哪个他都没咒念…难道还能起用赵构、秦桧时期的那帮垃圾蛀虫吗?万般无奈之下,赵眘决定谁也不得罪。史浩可继续反对北伐,不分场合地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张浚去北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至于钱。赵眘灵机一动,想到了每年都要准备进贡给金国的岁币!刚刚不是才打完仗,两国交恶吗?那还给敌国干嘛?就用这笔钱支援张浚做军费! 终于解了燃眉之急。赵眘却没法喜欢。北伐是个巨大的合作工程,需全体官员去支撑每一个环节,难道每一次都得这样拍脑袋想办法,拆东墙补西墙吗?必须要动员起来! 可向爹要政策,向老师要支援全都泡汤了,搞得狼狈不堪,白白多出了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如何了得!试问支持到底在哪?赵眘实在想不出还能怎么办,只好使出最后一招!皇帝亲自出马、以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