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9 (第4/4页)
赈,视情况协助疏浚河道、清理地土,一方面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人力、一方面也可避免这些人因无所事事而生出什么风波躁乱来。 除了粮食的问题,另一项亟需处理的,则是受灾地区的防疫和医疗。 饥饿困倦本就容易使病气入体,灾民们又多被集中安置在一处,只要有一个人病倒了,不论是单纯受了风寒还是真染了疫病,影响到周遭人等都是迟早的事……灾民们本已因洪涝而饱受痛失至亲、流离失所之苦,若再让疾病时疫雪上加霜,就是因此生出民变都有可能,自然得想方设法防患于未然、将一切可能的变数全都掐灭在源头。 便因顾及到这点,萧宸此行不仅请了孙医令同行,一路上更没少差人四处采买药材、征集大夫……到灾区看诊虽是颇为受罪的事儿,可有孙元清这个驰名天下的神医做榜样,又是太子亲自下令招的人,就算没用上什么强制手段,愿意随行同往的仍然不在少数。故萧宸抵达瑶州境内时,整个队伍的规模已较离京之初又更大上了几分,也亏得这支成军未满一年的太子卫队在各方面都可称得上是精锐之师,才在负担日重的情况下如期抵达了瑶州。 比起在萧宸看来大抵称得上十拿九稳的赈灾,究责之事的变数就要大了许多。 原因,便还在于瑶州刺史邢子瑜其人。 邢子瑜与沈燮、楼辉、余青玄等人虽俱为帝王心腹,可论起同萧琰的亲疏远近,仍能具体分出个三六九等来──自潜邸时期便为后者幕僚的沈燮自不消说;而楼辉身为两朝宰辅,既有拥立之功、又是个识时务、知进退的,自也为帝王倚重颇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