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穿越唐朝当相师_第一百五十八章:半部论语治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半部论语治天下 (第3/4页)

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小仙说的很对,忠字,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信字,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李小宁放下银筹,喝了一口茶,他继续解读这句话的涵义。

    传不习,传,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用洛阳日常的话说,就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好,李兄可以到东都太学来当导师了!”里桌的小杨竟然脱口而出。

    按照喝酒的方法,一方说对了,对方就得喝酒一碗。接着李绩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轮到李绩抽银筹。他抽出一支银筹一看,竟然是“学而时习之。”

    他不假思索地朗声诵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个“子”字,是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