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太后的二三事(温馨日常朝会上和赵恪眉目传情) (第4/6页)
弟也以为陈大人所言甚是。”赵恪笑着回头瞧她,“待娘娘身子稳定下来,参与朝政,再合适不过。” “宗亲便是贤明,可未防大权独揽,娘娘也应当看顾。”说这话的人,是如今的中书令邵宇,此人性情耿直非常,“如此,齐王殿下与娘娘一道,既无主少国疑之嫌,也无惧篡位僭越之隐患。” 邵宇这话说的几乎露骨,赵恪也只得起身,道了句:“臣弟绝无二心,自认才疏学浅,安能辅国,不如请德王叔吧。” “殿下莫要推脱。”见得差不多了,明逸才开了口,“德王殿下年近六旬,实在不宜cao劳。您年富力强,素有人望,先帝在世时,也多依仗于您,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相国所言极是。”宋昭阳点了点头,又看向赵恪,“齐王坐下吧,将陛下托付给您,本宫也安心。” “臣弟担此大任,诚惶诚恐,若无娘娘垂帘,臣弟也不敢独自辅政。臣弟请娘娘,垂帘辅政。”说完这话,他便跪了下来。 见得他下跪,底下的臣子自然也都跪下,一起道,“恭请太后临朝,齐王辅政。” “陛下的意思呢?”宋昭阳瞧了他们一眼,看向怀中的皇帝。 “朕以为,太后与王叔一道辅政,再好不过。诸位,平身吧。”说完这话,他便主动扶起了赵恪,又对着明逸道,“劳相国拟旨。” “臣,遵旨。” 很快,便到了赵括第一天上朝的日子,宋昭阳的身孕将将满了三月,虽是仍然虚弱,可在太医的日夜看护下,也已然稳定。 “陛下,等会不要怕,若有什么不懂,便记在心里。待得下朝,一一问太傅和外公。”赵恪来接她们母子二人时,正瞧见宋昭阳弯腰对赵括说话的背影。她如今月份尚小,穿着华贵宫装,身段瞧着毫无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