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农家子_分卷阅读1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4 (第4/4页)

来买。他也不多收,开的价比行价略低一点。至于人选,则由钟老爷子决定,钟庆然不管。

    两亩生姜,足足拉了几牛车,沿路碰上的村民无不驻足打听,一过秤,亩产两千斤还出头,这个产量可惊呆了一众人。

    钟庆然却一点都没有惊讶,反而觉得这个产量有点低了。不过,他也明白,现代生姜种子大约是经过改良的,远不是现在的生姜品质可以比拟。就像河湾村水稻,亩产也就在一百到三百斤之间,比起现代杂交水稻产量可要逊色许多。

    收成到底如何,刨除种子问题和气候影响,就看农家人的本事。他记得在现代,生姜亩产上万斤都比比皆是,在这里能收获这个数字,勉强能让人接受。

    可在村民眼中,这个数字就非常震撼人心。两千斤,这是个什么概念?反正村民从来没种出过这个亩产的作物。

    尽管生姜对他们的诱惑很大,可真正敢于尝试的人还真不太多。即便钟老爷子愿意把种植方法无偿教给他们,依然没有多少人改变决定。

    不是他们太过顽固,而是新事物总得有一个普及过程。生姜不是粮食,要是换成任何一种粮食作物,估计见到这么高的亩产,他们早就蜂拥而上。

    生姜是作料也是药材,少一点还好说,药铺就能吃下。多了,他们怕销不出去。没有形成特定的市场,这事情真的非常有可能发生。大多数村民都是普通百姓,他们没有门路,就算成功种出来,也只有烂在家里的份。那些有门路的,恐怕也看不上这点小利。

    钟老爷子也不废话,把该说的说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